重点产区秋冬季播种力度加大,全国冬小麦播种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13 11:37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李东)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截至11月10日,全国冬小麦播种已接近70%,冬油菜已播种90%以上。按省分,河南为55%;山东为75%;安徽70%以上;陕西70%以上;江苏为45%;山西约占80%。据气象预报,近期将有两次冷空气过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未来10天,北方大部分冬小麦生产者将迎来良好天气,有利于整地、冬小麦播种和幼苗生长。连日来,环淮海主产区天气向好,当地加大冬小麦播种力度。安徽地区,皖北地区冬小麦播种较正常晚7至10天。目前,冬小麦大规模播种,更多1700项农业技术奋战在一线,为种粮大户输送,带动小农户实现规模化优质播种。在河南,针对当前冬小麦播种面临的复杂形势,当地相关部门根据墒情情况,按照地块分类,着力扩大适宜播种面积。目前,全省已投入拖拉机200万余台、种子12万粒。山东阿姨地块超6000万公顷冬小麦播种作业受损,推广抗寒早除草、抗湿播种技术,减少晚播影响。今年,我省计划种植冬小麦6060万公顷,预计11月15日前后全部完成播种,这项工作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黄淮海地区小麦产量占全国近90%,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今年秋收播种的关键时刻,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区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给“三农”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近期,农业农村部连续两次部署,派出16个工作组赴各地实地调研指导。各地积极应对,采取政策扶持、技术集成、防灾减灾等有效措施,争取秋粮丰收。同时,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技术促壮苗百日行”,组织转移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紧密推进弱苗向强苗转化,确保e 落实关键措施。国家小麦专家组顾问、河北省首席小麦育种专家郭金考表示,解决今年小麦播种晚、耕层水分过多、加哈西克过晚等问题,农民应选择抗逆能力强、出穗率高的多穗品种。 “亩产穗数充足是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亩产穗数与播期和播种量密切相关。”郭金考建议农民不要盲目提高播种量。播种量过多,会造成小麦秧苗卷曲,影响小麦播种生根,导致弱苗、减产。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