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刚到永川不久,还不知道具体规定,但补贴一定会来找我的!”几个小时前,重庆无人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长青接到了重庆市永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仔细询问后,他发现自己符合永川青年人才补贴的要求。他只需提交个人信息即可享受补贴。
这让刘长青非常满意:“申请也方便,我花了几分钟就上传了相关证明材料,一个月就批下来了!”
让政策直达人才,让人才快速享受政策。去年,永川区仅在青年人才补贴方面,为18名首次来永城入职的人才提供了超前服务和快速认证。与此同时,“22永川人才推动“政策”有效落实,更多永川人才享受到高技能项目资助等政策直接便利。
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永城打工。如何快速筛选并精准匹配?永川区委组织部委员李勇表示,关键是大数据和智能化。
“在数字化转型的引领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源头的数据全部归集,学历、专业等多个维度进行梳理。李勇表示,通过数据运行和政策招募,越来越多来到永州、留在永州的人才体验到了政策服务的思维。
不仅是重庆永川区,将“育才汇”作为全市人才服务数字枢纽,开放全市21个部门的政务数据。在避免重复信息填写弊端的同时,采用“智能分发””,推动人才政策提供直接准入甚至无需申请即刻准入。
“有了大数据筛选,没想到人才港竟然主动给我们派了研发工程师!”在重庆数字智能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重庆云影视科技视效总监张畅分享了当地人才服务带来的惊喜。
“永川近年来大力发展影视科技生态圈,建立了大数据产业园和重庆数智人才创新人才创业服务港。还出台了多项人才扶持政策,令人着迷!”张畅说,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让他在2020年刚来到永川时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然而,当公司2023年耗资创立,张畅遇到了一个问题——关键技术人员从哪里来组建团队?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需求和路线,‘人才输送’服务在企业通过具体人才需求之前主动找上门,为我们联系合适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程师。”张畅表示,人才港的这些前期服务帮助他和公司在创业初期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重庆数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的“驾驶舱”里,海量数据揭开了人才服务升级的秘密。供给侧部分有近7000名本地认证人才的信息,存在人才短缺的情况。职位等
“除了主动挖掘人才港外,我们还每月提交一次用工需求。在匹配了海量数据后,“驾驶舱里,合适的人才就会送到你家门口。”张畅表示,人才的精准推送可以为初创企业节省各种成本。
目前,永川仅通过重庆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对接成渝地区132所高校、417家数字经济企业和60多个社交平台,每年拥有5万多人的数字经济资源储备供企业对接。依托“育才汇”数字化应用平台,提高人才供需对接效率,重庆基于社保等数据信息收集了314万条人才数据,建立了智能匹配模型。今年支持企业引进人才2.2万人。
“除了创业所需的人力资源外,我们还细化了业务技术清单、转让改造清单等‘六张清单’。的科技成果。李勇表示,各方资源数据“共同运行”,综合需求“一键满足”,让人才在创新创业路上“加速”。
“当你打开‘育才汇’,很多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服务都触手可及。”只需轻轻一划手机,张畅的手指就会闪现出诸多服务功能的图标。
目前,重庆已利用数字化智能重塑人才服务体系。重庆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人才引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就业服务整合在“重庆人才俱乐部”线上功能中,服务73万名人才,整体人才满意率超过99%。
(记者张国胜、黄汉欣、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