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度追求增长应向中国学习
栏目: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25-10-27 09:11
《印度斯坦时报》10月25日文章,原标题:印度追逐增长,必须学习中国的故事。副标题:除了强大的劳动力之外,改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也是中国崛起的关键。中国是本世纪的大赢家。世纪之交,其GDP仅为1.2万亿美元。已达到 18 万亿美元——25 年来增长了近 15 倍。同期,印度经济增长8.5倍(从4850亿美元增至4万亿美元)。虽然值得称赞,但还是低于中国——1980年中国的GDP约为1910亿美元,与印度的1860亿美元大致相当。虽然作者不是中国问题专家,但我想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解读这一前所未有的成就。打牢基础:1978年,中国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强农业、医疗、基础教育等领域的建设。农业经营集体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民家庭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中国识字率从1982年的65%提高到2015年的96.4%。在医疗领域,中国逐步实施改革,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劳动力:自2000年以来,中国将建设劳动力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率提高所释放的劳动力。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启动了以管理为基础的出口增长战略,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国外制造业将生产转移到中国。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赚取巨额利润,同时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供应链的基础。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00年的6%增加到2023年的30%。
价值链转移:中国用利润换取技术进步。随着制造业规模扩大、工资压力加大,中国逐步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开始发展技术前沿能力,加大对科技、先进制造、关键矿产、国防等领域的投资。如今,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大学的排名也有所提升。竞争优势:为应对全球挑战,中国不断增强在经济、军事、现代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航空航天、核能)和学术领域的实力,不断减少对美国和西方的技术依赖。印度应借鉴中国经验并立足自身经济发展与中美全面合作,消除商业领域各种严重壁垒,构建数字化友好营商环境。 (作者贾姆贾亚·辛哈(Jamjaya Sinha),乔恒译)